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美嘉体育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6816-88330

美嘉体育

您的位置: 美嘉体育 > 新闻资讯 > 技术资讯
技术资讯

美嘉体育老玩家出清新势力崛起2025年家装行业将有什么变化?

发布日期:2025-02-08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2025年刚开年,再有装企疑似出现暴雷。近日,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红象装饰疑似已暂停所有装修项目,数十位业主正在积极参与维权。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信息,2024年有超过100家装修装饰企业被发布破产文书,远超2022年的48家,和2023年的75家。

  过去两年,家装行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开工项目大大减少,部分装企资金链断裂倒闭,又加重了行业的信任危机,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不过,从去年开始,地产和家居行业开始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包括城市更新、住房以旧换新、住房翻新等,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家居龙头、跨界新物种等入局。

  当企业们能够熬过这一轮调整期,相信家装行业将会迎来更多新气象和新产品,消费者也能从中受惠。

  2024年,家装行业经历了许多变化,以东易日盛为代表的装企暴雷,掀起了一股行业倒闭潮。

  全年有超过100家装企被发布破产文书,实际上跑路闭店的中小装修企业和施工队数量,还会更多。

  根据13家装饰装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超半数企业出现营收、净利双下滑;9家公司营收出现两位数下滑态势。

  净利润则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有企业增长近八成,也有企业下滑幅度达三位数。

  家装市场已经进入到存量竞争阶段,即便是龙头企业,在行业整体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也难免遭遇滑铁卢。

  去年初,抖音宣布停止运营旗下家装服务“住好家”;去年底,贝壳宣布终止收购爱空间……

  家装行业陷入“低谷”,宏观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低迷是主因,新房销售放缓,二手房成交规模还待孵化,房屋增量整体减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除此以外,纵观全国装饰装修行业,过去能够做到几十亿应收规模且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装企,本来也是凤毛麟角。

  只是过去家装行业被地产红利所覆盖,美嘉体育入口一些潜在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可一旦增长放缓,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容错空间也更少,稍一不慎就有可能面临出局。

  一方面,装修业务是一项流程长、环节多的复杂工程,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会影响项目质量。

  另一方面,装修工程中非标准化环节众多,包括装修需求个性化、施工质量参差等。

  装企要统筹如此多环节,再加上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复制难度,哪怕不少装修公司已经开始推动数字化改革,依然很难保证产品和服务能够百分百在其他城市落地,更遑论实现快速且健康的扩张。

  事实上,近年不少区域加盟装修公司跑路,并非总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而是因为总部在加盟管理上不够严谨,又没有能力为所有项目托底,最终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总公司的经营和口碑。

  传统家装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市场发展,暴力整合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便是拥有资金优势的龙头企业,也需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品质”。

  这意味着家装行业必须进行一轮“大换血”,老玩家要改革,新势力也开始从观望到入局。

  近年来,家装行业迎来了不少挑战,但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装饰装修行业的政策补贴力度仍在加码,并通过稳楼市、稳经济、扩大内需等措施,促进家居家装行业消费升级,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比如“以旧换新”绝对是泛家居行业过去一年的“热词”,根据商务部数据,家装厨卫“焕新”带动销售相关产品近6000万件,销售额约1200亿元。

  除了家居家装“换新”之外,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落地住房“以旧换新”,即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或房地产企业通过收购、置换、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已有住房的居民卖旧换新。

  另外,城市更新也为家装行业带来新的机会,去年4月,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到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由此可见,随着家居家装行业从数量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泛家居企业带来了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机遇。

  首先,是跨界的“新物种”,比如由理想汽车前总裁沈亚楠在今年打造了智能住宅品牌“栖息地”、持续融资的装配式内装服务商“变形积木”等。

  比如欧派是业内最早启动整装渠道业务的公司之一,目前已跟众多龙头装企、产品品牌商成立新整装战略联盟,截至2024年9月30日,欧派整装大家居门店数量已经接近930家。

  索菲亚的整装业务则坚持以装企为中心,通过生态化合作的形式打造区域装修生态链。截至三季度末,集成整装事业部已合作装企数量达到277个,已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6.34%。

  除了家居龙头企业之外,泛家居企业也早有动作,比如东鹏提出的整装卫浴;箭牌则早在2022年就发布了全屋整装产品。

  京东、阿里则已在整装领域有过不少尝试。京东早在2023年就上线了自营装修业务,去年,美嘉体育入口京东更将业务延伸到线下,开出全国首家全屋定制自营体验馆。

  最后,则是地产物业公司也在重启装修市场。早在2021年前后,诸如万科、碧桂园、龙湖等房企就曾跨界布局家装市场,但随着房企遭遇暴雷潮,这项业务也逐渐偃旗息鼓。

  不过,近日万科物业自营的房屋焕新品牌“研选家”落地成都,考虑到物业与住户之间有着天然的距离优势,物业公司在家装市场中似乎也还能“再搏一把”。

  不过,家装“新势力”作为一股“新鲜血液”,其本身也还在经历市场的考验,就像阿里、抖音等巨头,虽然很早就剑指家居市场,但也未必一开始就能交出正确答卷。

  但无论如何,“新势力”的加入还是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打法和产品,也为传统装企带来了新的参考和启示。

  首先,“装配式”正成为装修装饰赛道的“新秀”。比如栖息地提出“用造车的方式造家”,将家装拆解为千余种功能模块,重新整合研发和供应链整合;友邦筑家以“筑家新物种”为主题,展示了其独创的创新模块化可变家居系统。

  另外,“装配式”工装市场的应用也在加速,近日,数智化装配式装修产品制造商“变形积木”宣布已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万华生态董事长郭兴田表示,传统装修一定会被绿色工业化定制装修取代,这是装修行业的未来。

  “装配式装修”不仅可以降本增效,美嘉体育入口还能满足用户安全健康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尽管当前技术还未成熟应用于家装市场,但从其它国家的发展道路来看这无疑是未来家装的大趋势。

  其次,整装模式正在加速快跑。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一体化”近年在消费群体中备受青睐,由此也催生出整装模式。

  此外,整装模式近年还开始与新零售紧密结合,通过体验店、美学体验馆等模式,将家具采购、空间体验和家居家装整合起来,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家居体验。

  最后,家装业务向多渠道拓展。过往,由于家装业务主要依赖于施工团队,导致家装业务对接很难脱离区域线下市场开展。

  随着私域流量、内容平台的诞生,家装市场也开始往更多元渠道拓展。比如设计师凭借专业知识开始打造个人IP,通过抖音、小红书承接更多私域流量和订单。

  一些家居品牌也开始深耕社区,通过缩短与用户之间距离、简化交付流程等多种方式来提效,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可以看到,随着一部分老玩家的出清,以及一系列“新势力”的加入,家装行业的格局正在经历重塑,行业的玩法规则也有了新的变化。

  随着行业竞争环境越趋激烈,装企们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压缩,对于部分中腰部的企业来说,这时候首要的不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确保公司的财务健康,以实现持续发展。

  这一点可以参考胖东来模式,在超市模式被新零售模式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背景下,胖东来却担起了调改实体行业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跟其多年来扎根河南,充分打通了供应链,并在当地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口碑有关。

  这一模式也值得许多区域装企参考,与其盲目贪图规模竞争,倒不如考虑成为一方霸主。

  以重庆兄弟装饰为例,在行业普遍低迷之际,其还在去年开出了占地5万平方米的超级家居综合体“创意魔方”,持续抢占当地的存量市场。

  近年,不少装企都启动了数智化改革,进一步强调装修项目的透明化、标准化、可视化,希望解决过去多年装修行业流程难把控;容易出现隐形增项;施工团队水平良莠不齐等痛点。

  比如圣都整装便提出“四大透明”原则,包括报价透明、材料透明、施工透明以及服务透明。随着家装行业进入“高品质阶段”,装企必须想方设法获得好口碑,才能吸引新客户。

  家装行业的“蛋糕”小了,装企只能通过更多元渠道、更多创新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能够降本增效的“装配式产品”;能够进一步吸引流量的内容社交平台;能够保障项目质量的数智化工具等,都会成为装企们在未来拓展市场的关键武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

  除此以外,如何进一步整合供应链,提高设计服务质量等,都是装企新一年的新议题。目前已有装饰公司在加速“去中介化”,希望绕过中间商实现品牌价值的双增长。

  总的来看,家装行业过去两年虽然经历了不少风浪,但新旧势力的交替,本就是市场调整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仍然留在市场上的家装玩家来说,要摸准行业变化脉搏,尽快适应行业变化,才能及时找到应变之道,迎接新一轮的行业竞争。

  免责声明: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2月5日,万华生态新家装产业项目投产仪式在万华生态产业园举行,吹响了全市拼抢一季度、奋战“开门红”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