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2-03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曾经一段时间里,上海被认为缺少适合电商发展的土壤,而在上海宝山区庙行镇,这个全市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镇,却培育出一家淘宝头部的服装电商。
这家企业名叫笑涵阁,创始人张勇从2005年开始在庙行共康服饰城开店,同时做起了淘宝生意。现在,笑涵阁已经在淘宝积累了800余万粉丝,年销售额达到14亿元。
谈到上海的电商氛围,张勇说自己创业中确实也犹豫过多次,要不要把企业搬到外地,但几次企业遇到困难,美嘉体育下载园区和镇里的积极回应,让他决定还是留下。
街镇是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据了解,2024年上海市发改委针对上海市各街镇、园区、行业协会展开了大量调研,基层营商环境将成为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的重点之一。
2005年,安徽人张勇和老婆一起在共康服饰城开了一间小店,规模不大,但张勇却干劲十足。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张勇觉得这种全新的销售渠道或许是个机会,就在当年注册了淘宝店铺,成为淘宝第一批入驻的商家。
回头望去,那一年也正是中国电商行业发展的转折点——淘宝网成功抢夺易趣的市场,C2C零售模式开始席卷互联网。
乘上时代的快车,笑涵阁规模越来越大,2019年从个人店铺转为企业店铺;同年,把企业总部落在庙行;2024年,笑涵阁在淘宝拥有超800万粉丝,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常年排行通勤类女装店铺前五,成了名副其实的头部电商。
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但张勇却有了新烦恼。“我们是从‘夫妻老婆店’做起来的,比较务实,过去不太重视企业环境,但规模大了就不一样了。”为了提升企业品牌和研发能力,张勇这两年对办公空间做了多次扩张。每次扩张时,新办公楼的选址都是现实问题。
“2018年、2019年的时候,上海的电商氛围没有现在这么浓,近处又有杭州这个电商之都坐镇,周边许多电商企业都会选择去杭州落户。”张勇坦言,自己想留在上海,因为上海设计研发人才更多,但庙行本身土地资源紧张,自己也多次犹豫,要不要把企业总部搬去外地。
每一次犹豫,是庙行招商团队给出的一个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张勇安心地把总部留在庙行。
就拿最近一次扩张来说,2023年,张勇想将笑涵阁的办公面积从16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以上。但企业原来所在产业园已经没有闲置土地,这么大的空间去哪里找?
张勇和平时联系的招商人员反映了企业诉求,招商人员又将企业诉求带回了镇里。近几年,为了盘活低效用地,庙行镇将镇内的空置土地、厂房、办公楼统一地放到镇上的招商信息发布平台,如果企业有需求,镇里就可以帮忙做资源对接。
最终,招商团队帮张勇找到了一个村集体的闲置厂房,地块大小适中、濒临江边,张勇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
2024年11月,笑涵阁总部的新大楼已装修完毕,员工和张勇搬进了新的办公室,还新招了30多名员工。新人带来新气象,张勇说,他对今年的业务充满了期待。
采访中,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勇的笑涵阁虽然规模不小,但他说自己不太擅长社交,一般也不愿意麻烦别人。在反映企业诉求的过程中,张勇对接最多的是园区的招商人员。园区的招商人员为什么肯帮企业找园区外的土地?庙行镇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刘晓华说,这是因为庙行在做招商平台时,同时放宽了对招商公司的限制,允许招商公司为企业在镇内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打个比方,一家企业落在庙行A园区,由A招商公司服务,之后即使搬去B园区,也可以继续享受A招商公司的服务。
制度上的小小创新,给予了基层招商人员更大的发展空间。庙行镇党委书记郁梦娴说:“一线招商工作者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将基层招商资源发挥到极致,或许就是庙行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
上海一直被认为缺乏电商发展氛围,不少产业园工作者对记者说,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上海大企业聚集,中小企业获得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相对较小。要提升中小企业的政策感受度,优化基层营商环境建设将愈发重要。
为了提升基层营商环境建设能力,2024年,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7.0行动方案中已经将“园区服务”作为行动重点之一。据市发改委介绍,目前《园区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导则》已制定发布,未来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将更多向园区赋能。
笑涵阁通过园区找到“新家”的案例仍然是一个个案。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在于,企业的问题千形万态,需求多而复杂。
为了理顺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需求,2024年,市发改委不仅针对园区,还对街镇等基层行政单位展开了大量调研,并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上海基层干部大胆“开麦”,讲出基层的痛点、难点、堵点。
从基层干部的犀利发言中可以看出,基层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机制仍有许多问题。基层行政机构在财政上并无太多自主权,也无太多政策发布权,却直面居民和企业的诉求,肩负着创建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职能。在稳增长、促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街镇招商引资工作压力不小。
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基层管理部门充当的更像一个“店小二”似的角色,穿插于企业和各类政府部门之间,起到连接、沟通的作用。
不少街镇负责人呼吁,应顺畅基层营商环境协调机制,这样基层管理部门才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郁梦娴提出,针对新业态企业,市区能否分层级对重点产业、重点课题进行联合调研,合力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徐泾镇党委书记朱磊明提出,企业最核心的信息包括融资、人才、税收等方面都有统计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其实可以融会贯通,用数据为基层营商环境建设赋能。
理顺基层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更为关键的是理顺投融资需求对接机制。南翔镇镇长叶斌讲述了一个最近令他倍感着急的企业招商案例:一家机器人视觉企业在南翔设有分公司,眼下新一轮融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外地的国资产业基金青睐,南翔镇想联系市、区的战投基金共同投资,但是一时半会资金到不了位,稳住企业的压力很大。
“我作为政府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怎么去找到这些头部的产业基金。”叶斌介绍,国资产业基金的投资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认可,十分重要,希望能有上下贯通、层层联动的激励投资机制,让基层的需求能够传导到产业基金的视野里去。
理顺基层营商环境协调机制,不仅仅是一线部门的责任,也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处室的责任,需要更多资源形成合力。
据了解,在2025年春节后即将公布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中,优化基层营商环境将成为一项主要工作,更多具体措施将逐一出台。可以预见,2025年上海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将受到更多关注。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